当代社畜的终极矛盾是什么?是灵魂想躺平股管家,身体还在工位硬撑。
微信工作群的未读红点永远都在,领导的语音一条接一条。
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什么?不是心灵鸡汤,是一张去腾冲的机票。
在这个云南边陲小城,时间流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。
这里没有“优化流程”,只有温泉水流过火山石的潺潺声。
腾冲的地热资源不是一般的强。明代驴友徐霞客就专程来打卡过,在游记里激情输出三万字,相当于古代版小红书种草笔记。
他要是活在今天,肯定得在热海大滚锅旁边直播煮鸡蛋,
没错,那个马卡龙蓝色的温泉池水温102℃,两边蒸笼里塞满五块钱一串的生鸡蛋,十五分钟后就能收获Q弹滑嫩的温泉蛋。
展开剩余84%但泡温泉才是正经事。
热海浴谷的露天池子建在山谷里,你瘫在矿物质含量爆表的泉水里,眼前是成片养眼的碧绿。
硫磺味的水蒸气糊你一脸,什么周报月报KPI,全被蒸得烟消云散。
来这里,别错过当地特色理疗。
拿泡过热泉的竹罐往背上一扣,“嗤啦”一声吸住皮肉。
老师傅说这叫“拔寒气”,专治办公室空调病。
难怪当地有句顺口溜:“来时人背轿抬拐杖带,走时昂首挺胸脚步迈”,效果堪比给肉身重装系统。
和顺古镇堪称腾冲的反卷教科书,六百多年历史的侨乡,明清老宅子活成了大型沉浸式历史剧场。
早上七点去百年菜街,背竹篓的老太太慢悠悠挑着水灵灵的野山菌,穿校服的小学生蹲在饵丝摊前吸溜早餐。
太阳升高时,你就该挪到数书局咖啡馆露台了,新晋网红书店,捧杯云南小粒咖啡远眺青瓦屋顶。
洗衣亭是和顺的灵魂装置,沿着河建的木结构亭子,清朝时专为留守妇女设计,如今仍是阿姨们社交据点。
她们抡着棒槌捶打衣服,笑声混着水花溅起,比任何职场沟通课都治愈。
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更绝,1928年建的二层小楼,村民真会来看报纸。
夏天才是腾冲的隐藏副本,当全国被40℃高温煎烤时,东山草原才19℃。
漫山青草像抹茶蛋糕般铺开,黑牦牛群成了点缀其间的奥利奥碎。
支个帐篷躺平,看云朵慢悠悠飘过,比刷短视频解压一百倍。
银杏村这时候也切换成绿野仙踪模式,别只知道秋天来拍金黄叶片,夏日浓荫下的古村落才是真·清凉结界。
300岁的银杏王树冠撑起巨伞,光斑在青石路上跳舞。
坐在树下喝雷响茶,听村民讲“树洞藏抗日电台”的野史,比空调房里的网剧带劲多了。
北海湿地更是个神仙存在,世界上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湿地。
四月北海兰开成紫色花海,冬天候鸟组团来度假。
划草排最有意思,揪块水草皮当船,竹竿一撑就漂进画里,比公司团建的皮划艇项目自在多了。
腾冲的野性藏在九十多座火山里。
坐热气球升空俯视大空山火山口,黑色巨碗盛满绿树,像抹茶冰淇淋扣在巧克力甜筒上。
地质公园工作人员会严肃科普:“休眠火山!上次喷发是明朝!”,翻译过来就是:放心玩。
云峰山专治各种不服,海拔2449米,道教圣地,山顶道观嵌在悬崖边。
爬完三千级台阶登顶时,云海在脚下翻滚,累成狗的你突然顿悟什么叫“天人合一”,当然,也可能是缺氧导致的幻觉。
高黎贡山徒步才是终极挑战。垂直落差四千米的“物种基因库”,向导随手一指:“这是桫椤,恐龙吃的”“那是长臂猿的食堂”。
当你喘着粗气跨过倒下的巨树时,突然理解为什么本地人管它叫“阴阳界”,左边山坡晴空万里,右边暴雨倾盆,比老板变脸还快。
腾冲的魔幻现实在菜市场。
稀豆粉饵丝必须蹲着吃,豌豆熬成金黄糊糊浇在米线上,撒上辣椒腌菜,街边塑料凳一坐,五块钱吃出米其林幸福感。
深入司莫拉佤族村才打开新世界。“司莫拉”仨字在佤语里是“幸福”的意思,这个五百多岁古寨2020年才被发现。
村民在神树下祭拜,火塘边烤苦茶,墙壁画满神秘图腾。
当你在腾冲过上梦寐以求的慢生活时,或许会突然悟了:地球没你照样转,但你可以不用围着工作转。
腾冲,就是那个按下暂停键的地方。
(老A)股管家
发布于:山东省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