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供地跟着产业走多多策略,配套跟着人才走”——在上周五举行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2025年土地推介会\"的全程直播内容后,乐居君认为这句话是对此次推介会很好的总结。
交通、教育、商业、住房四大民生领域利好集中兑现,让其更像一场“交作业”:亦庄正在把“产城融合”从图纸搬进现实。
BioPark: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
从较早前公布的BioPark规划设计图可知,这一国际医院创新公园占地5.8平方公里,对应3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,今年,宣布在亦庄BioPark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其全球第六大战略研发中心,这是继上海之后,跨国药企在华落地的第二个全球研发枢纽。项目尚未动工,已带动上下游140余家企业签约,一条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的全产业链雏形已现,而截至目前,礼来、辉瑞、拜耳、美敦力等巨头业已悉数到场。
过去是“北京造”,现在是“北京创”。据悉,2027年BioPark规划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,功能布局框架基本成型,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,年产值剑指千亿元。更关键的是,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已全部迁入园区,“审评、审批、查验、评价”闭环办公,企业“足不出园”即可完成新药从临床到上市的全流程。
火箭大街: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基地,把“火箭发射”做成城市景观
如果说BioPark代表了亦庄的“深度”,火箭大街则代表亦庄的“高度”。
经开区作为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布局中的主要承载区,产业集聚效应凸显,国资民营航天企业携手同行,企业超过160家,国高新企业超过70家,独角兽企业5家,上市公司6家,12家企业进入我国商业航天百强榜单,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星箭网络总部基地和创新高地。
多项教育配套加速落位多多策略
十二年一贯制的北师大学校已于年内动工,并计划2027年底投入使用,嘉会湖板块的北京小学经开区学校48班小学主体已封顶,加上此前落地位的八中,以及河西区人大附、北京二中,实验等,亦庄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丰富。
多条轨道迎利好
运行14年后,亦庄线再次迎来“轨道生长”,8月消息,亦庄线增设台湖车辆段站,投资1.97亿元,预计9月启动施工招标。项目建成后,周边居民无需再绕行3.5公里至次渠站乘车,便捷度提升。
而更大的动作在“地下”:亦庄线—5号线—10号线三线贯通工程已完成环评,2.7公里联络线将缓解宋家庄站压力,亦庄居民进城不必再“人挤人”换乘。
同时,纵贯南北的17号线也将在年底实现全线贯通,成为链接北京东部产业带的一条钢铁骨架。
本次推介会具体地块信息:
此次推介会上,瀛海、旧宫2宗“熟地”即将上架:
瀛海地铁站西侧1401地块多多策略
地块距地铁8号线瀛海站约200米,5分钟即可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网,且地块500米范围内设有3个公交站点,通行8条线路,公共交通十分便利。
地块周边有北京大兴精华学校,大兴区瀛海第五幼儿园,瀛海一幼,同时还有多所学校还在筹建当中,教育资源丰富;大兴中西医结合医院,可以满足周边群众就医需求,且地块西侧也有一宗医疗用地规划。
地块紧邻瀛海环宇坊两个商业街,商业服务也十分便利。
该宗地用地面积约5.4公顷 建筑规模约13.5万㎡,容积率2.5,控制高度60米,全部为R2二类居住用地,拟定于今年9月供应。(具体地块信息以官网挂牌为准)
旧宫集贤JD17地块
地块位于五环内、旧宫镇,公交线路丰富,公共交通十分便利。
同时地块周边有旧宫中学、第一中心小学、旧宫实验小学,另有还有多所学校还在筹建当中,教育资源丰富;地块周边有驻有多所医疗机构,可以满足日常就医需求;地块南侧紧邻旧宫森林公园,随时可以享受宜居环境。
该宗地用地面积约3.79公顷,建筑规模约9.5万㎡,同样全部为R2二类居住用地。(具体地块信息以官网挂牌为准)
此外,还有17号线次渠北站两站一街14号地、旧宫站九公顷住宅用地、瀛海站瀛海紫辰苑东侧YH58地块、17号线嘉会湖站丰和嘉会东侧0035地块、五环边凉水河旁X1东侧住宅、南海子A28号地、A29号地、马驹桥珠江A1-3-4地块等地块正在筹备供应中。
如您对亦庄土地投资有意,可联系开发建设局 刘女士 13911869759
2024年,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9.3亿元,同比增长9%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;
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,同比增长12%以上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第二千亿目标,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,增长60%,总量、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。
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,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“三城一区”的主平台,也是北京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。
目前,经开区拥有超过9万家的市场主体,其中国家高新企业超过了2000家。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有155家。已形成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、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、生物技术和大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产值也是全市的半壁江山。
在发展产业的同时,经开区在坚持“产业立城”不动摇的前提下,统筹好“产”与“城”的关系,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实现出门见绿,500米见园,1公里见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,花园城市稳步推进,加大空间管控,打造公园、水系、景观走廊等多个绿化带,“产-城-人-绿”良性循环提升宜居属性。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